安卓版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
【必应】面对面

News Center

【必应】面对面

  • 发布时间:2024-11-01 08:53:3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必应】面对面

【概要描述】

  • 发布时间:2024-11-01 08:53:33
  • 访问量:
详情

   

上周末,靳东带着他主演的面对面话剧《温暖的味道》在江苏大剧院连演了三场,这是面对面他担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后的舞台首秀。这部话剧与2021年他主演的面对面电视剧《温暖的味道》虽然同名,但内容不同,面对面讲的面对面必应是种植苹果。

去年8月到今年4月,面对面靳东在陕北高原延安一带拍了8个多月戏,面对面他常常一个人在苹果园静静地看苹果。面对面一棵新栽的面对面苹果树,4年才能挂果,面对面8到10年进入盛果期,面对面再过7到8年就是面对面衰果期,然后被淘汰。面对面他在话剧里饰演的面对面塬底下村第一书记孙光明,要想办法让苹果树尽快挂果,并延长盛果期。靳东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专访时说,从苹果树上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拍摄 | 朱信智

剪辑 | 黄娴

北纬37度的味道

苹果,是话剧《温暖的味道》的关键词。剧中,黄河岸边塬底下村这个苹果的黄金产区遭逢苹果种植困境,第一书记孙光明引入新种苗与新技术,助力当地种植产业升级,引领村民重燃希望,共赴美好生活。

演出前一天,靳东带着刘敏涛、张晞临等主创人员在江苏大剧院举行观众见面会,会场外摆满来自延安的红彤彤的大苹果,赶来赴约的粉丝、观众,知网进场前先闻到了苹果的香甜气息,很是亲切温暖。连着三天,演出散场后,观众们都可以领取一枚延安大苹果。

演出后,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很多观众发布自己的观剧感受。有观众说,孙光明回家乡拯救苹果产业的情节安慰了童年的自己,看到剧中那些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农民们对土地爱得深沉,不论是卖种苗的,还是卖苹果的,都在向观众诉说着“温暖的味道”,这是北纬37度种出的独有的味道,是塬底下村人的人情味,更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人情世故”,看完剧,再吃苹果,更甜了。

更有曾在农村工作的观众发文说,看完《温暖的味道》,想起自己曾工作的村子,村里的樱桃种植园两年没挂果,急得书记每天天不亮就去园子里转悠。后来她离开了,书记还给她发消息说樱桃挂果了,可好吃了。

这些观众的观后感,正是靳东排除万难做这部剧的初心。

采访中,靳东多次回忆自己待在苹果林的时光:延安与烟台都地处北纬37度,日照时间长,优酷最适合种苹果。40年前延安就把山东烟台国光、红富士等优良苹果品种移植过去,现在有300多万亩苹果林,“在那个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有一天,我看着苹果林,仿佛看到了它们的整个生长周期,栽树、挂果、盛果、衰果……忽然我就想,苹果树的生长周期不就是人的生长周期吗?”靳东在那一刻看到了自己,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莫名流下了一滴眼泪。

很少有景象能让他有这么大的触动,于是他决心重新开始。原来,3年前他就着手将电视剧《温暖的味道》改编成话剧,但一直没有时间去做,《底线》《欢迎来到麦乐村》……他戏约不断,档期一直很紧。加上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要求都是宁缺毋滥,不愿意追求数量上的产出,所以这个项目就一直搁置着。

至于为什么选择一个乡村题材戏?在这一路演出中,靳东被问了太多次。他很肯定地说,这是他坚定不移要做的题材。

从创作角度来说,现实题材很难,乡村振兴题材更难,因为不能为了戏剧性而刻意制造戏剧冲突,一切都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在陕北高原的那8个多月里,他去了宜川、延川、洛川、榆林等地,走到哪儿都是苹果树,自然而然就了解了国家对陕北农业的政策扶持,也从中看到了人与时代,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为了这部剧,他认认真真地把20多年前学的戏剧理论、20多年的创作心得再回炉,也把自己在陕北高原的体悟感受都放到了这部剧里。他说,《温暖的味道》讲如何面对、处理苹果新老品种更替的问题,有新老观念碰撞,归根结底,还是在讲人和人之间的故事。

舞台像生命

记者不禁问他,在这个碎片化时代,短视频已经分流走了一部分影视剧观众,乡村题材舞台剧又如何把观众拉进剧院且心无旁骛地观剧2小时呢?靳东直言:不是没有担心,但“不多”。

对于短视频,他有自己的看法。以前看电影,后来家家有电视,现在是手机。他认为,如今网上充斥着大量假的、不真实的内容,假的东西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所以短视频时代终会过去。而现在它依然有存在空间,值得我们去思考。今年全国两会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就提交了关于数字平台立法方面的提案,希望通过完善立法等方式加强对网络乱象的治理。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真实”则日益显得重要。在靳东看来,戏剧舞台是真实的,“舞台像生命,大幕拉开,就没有回头路”。

他说,影视剧可以通过剪辑、补拍、景别等来弥补和修正,而戏剧舞台不行,它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没有反复重来的机会,“我们常常会说不能冒生命危险去做某件事,戏剧舞台也是,上台前会做很多准备,包括采风、体验生活、创作排练,等到开演后大幕一拉,演员上台。不能冒险,错不得,也错不起。”

戏剧舞台,毫无疑问是最难呈现的艺术形式,演员真实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能瞬间传递给观众。一个好演员不能离开戏剧舞台,不能懈怠也不敢懈怠。

“真实”,也是这次专访中,他不断提及的。

2005年他拍完古装戏《东方朔》后,就决定再也不拍古装戏,因为找不到拍古装戏的现实意义,“古装戏也许跟商业、跟市场有关,但跟我无关,起码未来10年、20年都无关,所以我断然决定不再拍。”

那会靳东不到30岁,但他思路清晰,思考得很清楚。后来他把拍戏重心全放在现实题材上,演了7次医生,还演过律师、法官等,《我的前半生》讲咨询行业,《纵有疾风起》讲公关。

在他看来,离生活越近的现实题材戏,其实越难演,因为观众对身边这些事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有一点点不真实,这戏就不成立。而话剧《温暖的味道》是在多次深度采访的基础上完成的,文本内容讲究真实,呈现的是此时此刻的农村人物关系。

靳东的“盛果期”

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苹果林看到了自己的盛果期,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接下来的衰果期”,靳东答:“不会。”

他笑言:“人生很有意思。你这样打算,而它却偏偏那样发生。人生最神奇的魅力就在于未知。就像我,大学毕业后迈进社会,到处找喜欢的戏,拍上了喜欢的角色,后来被观众熟知,再到书桌上摆上了二三十个剧本……然而,一旦给我设定成明年拍完后年接着拍这个模式,我就不想这样了。我不想被彻底框住,也不想陷入机械式的重复劳动。”

无论处在什么“果”期,靳东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是“做好自己”。

对刚刚升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这件事,靳东表示,挑战和压力不言而喻,“于我个人而言,这是少有的生命体验。我在努力学习,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中国煤矿文工团是有着77年历史的国有文艺院团,是‘国家队’,我不敢松懈一点点。”

每天有大量行政工作,一点一点捋清针头线脑之外,还是要抓院团的主责主业,他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培养人才和出作品。

靳东很坦诚,煤矿文工团有些年没有拿出一部相对大一些的作品了,这次排练《温暖的味道》,他能清晰感受到团里的精气神儿。他这个团长把自己定义为“服务员”,为大家服务,组织大家去采风搞创作。

团长亲自上台跟大家一起演,是他目前想到的最好的服务方式,“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谁有多大能力,就添多大柴,如果不能添柴,至少不要撤梯子。所以还是那句话,我先做好自己,再跟大家商量,群策群力,一起努力。”

靳东憧憬,大家先一起有一个大作品,每天见面每天排戏,下面再谋划排演更多新作品。他透露,煤矿文工团有话剧团、歌舞团、说唱团、民乐团,接下来计划把几个分团的壁垒打破,目前已经确定排音乐剧《常书鸿》,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的守护神,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了授权,也找了作曲家、美术视觉总监,他将亲自上场唱。

面对唱音乐剧这种大挑战,靳东认为挺好。他自我剖析说:“人都有惰性,我深知我惰性极强,如果不给自己找一个小鞭子抽一抽,就总待在舒适区了。很感谢这份工作,让我在这样的年龄,有了更大的舞台,更大的空间,来延长我的盛果期”。

靳东给自己的小鞭子还有别的。因为要带领团队搞创作,他很有紧迫感,自认还需多加学习。今年秋天,他开始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戏剧和影视高峰作品研究,导师为中戏院长郝戎。他说,快50岁了,如果不学习,就停滞在这个阶段了。

【快问快答】

K=孔小平

J=靳东

K:之前来过南京吗?

J:话剧演出是第一次,但在南京拍过两部戏,比如《突围》,跟黄志忠、闫妮,在南京住了四五个月。

K:南京是《温暖的味道》的收官站,见面会上全是年轻的粉丝观众,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J:我对主创们过关过硬的技术有信心。我们几位主演,包括刘敏涛、张晞临,这些年通过影视剧收获了不少喜爱我们个人或者角色的观众。要感谢这些年拍的影视剧,我们将当时当下对生命对情感的理解和认知呈现到了角色中,被更多观众认识和认可。

K:团里的年轻演员刘昊然下面也有舞台剧安排吗?

J:会,他马上就会加入到我们的演出队伍中来。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徐珩

Copyright © 2024 金年会|金字招牌|官网首页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HANET 网站地图